政策法規
經營業務>
人力資源服務>
政策法規>
廈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住房公積金的管理,維護住房公積金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提高城鎮居民的居住水平,根據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市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及其城鎮在職職工,均應繳存住房公積金。本市城鎮單位聘用進城務工人員,單位和職工可繳存住房公積金。
第三條: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稱管委會)是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決策機構。管委會授權市住房制度改革辦公室具體負責會議籌辦和決策事項督辦工作。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以下稱管理中心)負責本市住房公積金的管理運作。
第四條:管理中心應當與管委會指定辦理住房公積金金融業務的商業銀行(以下稱受托銀行)簽訂委托合同,由受托銀行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結算等金融業務和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繳存、轉移、封存、托管、歸還等手續。
第五條: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和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單位合并、分立、撤銷、解散或者破產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辦理住房公積金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以及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轉移或者托管手續。 單位名稱或者地址等信息變更,單位應當自發生上述情況之日起30日內到受托銀行辦理信息變更手續。
第六條:單位新錄用職工的,應當自錄用職工之日起30日內到受托銀行為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或者轉移手續。職工姓名或者身份證號碼變更的,單位或者職工應當自發生上述情況之日起30日內到受托銀行辦理信息變更手續。
第七條:職工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且不符合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的,單位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30日內,向管理中心申請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托管手續。 職工不符合住房公積金托管條件且停止繳存住房公積金的,單位應當自停止繳存之日起30日內,到受托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封存手續,待恢復繳存后,由原單位自恢復繳存之日起30日內,到受托銀行辦理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解封手續。
第八條: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是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分別乘以職工和所在單位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之和。
第九條: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是指職工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的月平均工資。單位新錄用職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按照國家規定執行。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隨職工工資變化調整,每年調整一次。單位應當于每年7月1日前到受托銀行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的調整手續,調整后的繳存基數在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內不予變更。
第十條:單位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可根據本市經濟發展水平作適當調整。具體繳存比例,由管委會擬訂,經市人民政府審核,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同一單位內所有職工均應當執行相同的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第十一條:住房公積金繳存設定上、下限,具體由管委會每年公布一次。
第十二條: 單位應當按月、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不得逾期繳存或者少繳。
上一年度經營虧損,或者經地方稅務機關批準緩繳養老或失業保險金的單位,經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工會討論通過,并經管理中心審核,報管委會批準后,可以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者緩繳住房公積金;待單位經濟效益好轉后,再恢復到規定的繳存比例或者補繳緩繳。降低后單位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均不得低于5%。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者緩繳住房公積金的期限每次不超過一年。到期需延期的,單位應當重新申請。
第十三條: 單位發生合并、分立、撤銷、破產、解散或者改制等情形的,應當為職工補繳以前欠繳(包括未繳和少繳)的住房公積金。單位補繳住房公積金,根據實際采取不同方式確定:單位從未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按照國家、省的有關規定補繳,補繳有困難的,可經本單位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確定補繳時間。單位已繳存住房公積金,但未按照規定的職工范圍和標準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應當為職工補繳。單位不提供職工工資情況或者職工對提供的工資情況有異議的,管理中心可以按照本市勞動、司法部門核定的工資,或者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積金: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 離休、退休的;
(三)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職工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且戶口遷出本市的;
(六)非本市戶籍職工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不在本市就業且離開本市的;
(七)償還購買自住住房貸款本息的;
(八)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提取支付房租的;
(九)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
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三)、(四)、(五)、(六)、(九)項規定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應當同時注銷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
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一)、(七)、(八)項規定提取住房公積金的,可以同時提取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的住房公積金。
符合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職工本人及其配偶可以在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一年內提取一次各自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累計提取總額不得超過實際發生的住房支出。
符合本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且按年償還住房貸款本息的,職工本人及其配偶可以每年提取一次住房公積金,以轉賬方式從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轉入借款人貸款賬戶,且累計提取總額不得超過應償還的貸款本息額。提取的住房公積金優先用于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
符合本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且委托逐月自動歸還住房貸款的,依照我市逐月提取住房公積金歸還個人住房貸款的有關規定執行。
符合本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的,職工本人及其配偶可以每年提取一次住房公積金,提取金額不得超過應支付的房租額。以前年度未提取的,不累計計算提取金額。具體比例由管委會根據我市具體情況擬訂。
第十五條:職工滿足下述條件之一的,可以提取本人的住房公積金。職工如有未結清的住房公積金貸款,應當先償還住房公積金貸款本息。
(一) 職工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
(二)職工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后,連續滿二年未重新就業的;
(三) 職工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并造成生活嚴重困難的;
(四) 職工因本人、配偶及其直系血親發生福建省勞動社保部門規定的特殊病癥,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
第十六條:職工符合規定情形提取住房公積金,應當經所在單位核實蓋章后,向管理中心申請。管理中心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日內作出準予提取或者不準提取的決定,并通知申請人;準予提取的,由受托銀行辦理支付手續。
第十七條: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本市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時,可以向管理中心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職工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一) 申請貸款前繳存住房公積金達到規定期限;
(二)自有資金付款不低于規定比例;
(三)具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和貸款償還能力;
(四)無可能影響貸款償還能力的債務。
前款第(一)項中的規定期限和第(二)項中的規定比例,由管理中心擬訂,經管委會批準后公布執行。
第十八條:受托銀行應嚴格執行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和使用的有關規定,按照與管理中心簽訂的委托合同約定辦理業務,并向管理中心提供有關業務資料。
第十九條:管理中心與受托銀行、受托銀行與單位應當定期進行對賬。 管理中心和受托銀行應當向職工、單位提供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的查詢服務。
第二十條: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應當對本單位建立和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二十一條:管理中心應當每年定期向市財政部門和管委會報送財務報告,并向社會公布上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和使用情況。
第二十二條:管理中心應當依法接受市審計部門的審計監督。審計結果由市審計部門定期公布。
第二十三條:市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和使用情況的監督,并向管委會通報。
第二十四條:管理中心和職工有權督促單位按時履行下列義務:
(一)住房公積金的繳存登記或者變更、注銷登記;
(二)住房公積金賬戶的設立、轉移、封存或者托管;
(三)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
管理中心對單位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被檢查單位應當予以配合并如實提供相關資料。
第二十五條:職工與單位發生住房公積金爭議,當事人可以與單位協商處理,或者由所在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協商或者調解不成,當事人可以向管理中心投訴。職工向管理中心投訴要求單位補繳住房公積金的,應當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書面申請。逾期的,管理中心不予受理。單位不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或者不為本單位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設立手續的,或者單位逾期不繳或者少繳住房公積金的,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規定由有關部門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第二十六條:單位不按照規定為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轉移、封存、托管手續,或者拒絕為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進行核實蓋章的,職工可以向管理中心投訴,或者憑有效證明材料,直接向管理中心申請辦理住房公積金賬戶轉移、封存、托管及住房公積金提取審核等手續。
第二十七條:國家工作人員在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八條:本規定第二條規定以外的單位及其職工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的,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本規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1992年4月8日頒布的《廈門市公積金暫行辦法》同時廢止。
上一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常駐代表機構管理暫行規定 下一篇: 廈門市醫療保險健康綜合子賬戶試行辦法 |